可能還想看
2013-05-09
2013-09-22
2016-03-21
2018-06-13
2014-12-18
2020-06-18
2019-07-12
2019-07-08
陳可冀院士:約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ㄒ曨l)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流行與社會經濟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態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續蔓延,中國已成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區。
死于心血管疾病
中國:大約每10秒就有1人 美國:大約每40秒就有1人
陳可冀院士演講中指出在中國大約每10秒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在美國,大約每40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吨袊难懿蟾?011》提到我國總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仍在持續上升,估計全國有2.3億心血管疾病患者,即每5個成人中有1人患病,其中高血壓2億人,心肌梗死200萬人,心力衰竭420萬人?!睹绹呐K病和卒中統計數據(2013更新版)》顯示,美國大約有8360萬成人患一種或多種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7800萬人,冠心病患者大約有1540萬人,心力衰竭510萬人。
美國:發病率及死亡率大幅降低 心血管一級預防功不可沒
在過去10年,中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幅度攀升,陳可冀院士介紹說美國曾經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國,但近年來發病率及死亡率大幅降低,心血管一級預防功不可沒。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也表明,控制危險因素能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一級預防需要心血管疾病防控的首要地位
目前中國腦卒中的致死、致殘率明顯高于歐美發達國家。因此,對于高血壓等危險因素的積極控制,應放在心血管疾病防控的首要地位。
陳可冀院士表示,高血壓、血脂異常和代謝綜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共同危險因素。吸煙、缺乏體力活動、不健康膳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中美兩國心血管疾病高發的主要原因。以吸煙為例,在男性吸煙率方面,我國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15歲及以上男性總吸煙率為62.8%,吸煙者總數達3.4億。研究表明,吸煙是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同時,近年來,我國居民膳食整體結構已發生明顯變化,但一些膳食特點明顯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如谷類食物攝入量下降、脂肪攝入增加、水果蔬菜攝入量較低等。
積極加強對于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控制
為此,陳可冀院士在演講中呼吁,要積極加強對于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控制,應由政府主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配合開展健康教育,向患者、公眾普及正確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的防治常識,還應重視讓青少年養成健康飲食和定期鍛煉的習慣,不要讓他們帶著潛在的心血管健康風險長大。
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
中國:造成約5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美國:醫療費用約3126 億美元
世界銀行預測,2010~2030 年中國心肌梗死、腦卒中、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負擔增幅將超過50%。如不采取積極應對措施,2005~2015 年,心血管疾病、腦卒中和糖尿病將給中國造成約5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美國每年直接或間接因心血管疾病造成的醫療費用約3126 億美元。據預測,至2030 年,約有40.8%的美國人患心血管疾病,2013~2030年,因心血管疾病直接帶來的醫療費用將由目前的3200億美元增至8180 億美元,非直接費用將由2013 年的2030 億美元增至2030 年的3080 億美元。
探索中西醫結合的心血管病防控之道
堅持“病證結合”,不要害怕糾結所謂“西化”
隨著我國中醫藥學與西醫藥學的發展及兩種醫藥學在真實醫療環境中的相互交叉、滲透,中西醫結合醫學應運而生,成為我國獨具特色的醫療體系之一。我國政府也制定了堅持和促進中西醫結合的科技政策及方針。
陳可冀院士指出,中醫活血化瘀方藥降低心血管風險的可能性探索包含以下三個方面:抗血小板及抗血栓形式的作用;調節脂質代謝、抗炎、穩定易損斑塊;冠脈介入后再狹窄及其相關的防治。
在解決提高中醫藥臨床藥效出路迷茫問題上陳可冀院士指出特別指出堅持“病證結合”,不要害怕糾結所謂“西化”,做到注重傳統,結合現代。
醫學指導專家:陳可冀,著名中西醫結合醫學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1930年出生于福建,1954年畢業于福建醫學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F任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老年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藥典委員會執行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醫藥專業顧問,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病中心名譽主任,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心血管病中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兼職教授,北京大學中醫藥現代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及衰老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科技委員會主席,廣東省中醫院首席科學家,受聘任暨南大學、中山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老年醫學研究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及倫敦中醫學院等名譽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客座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主編。
從事中西醫結合內科特別是心腦血管病臨床及研究6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是我國中西醫結合的奠基者及開拓者之一。其“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方劑與證的藥物動力學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清代宮廷原始醫藥檔案研究”榮獲古籍整理金獎,并先后榮獲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榮獲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首屆立夫國際中醫藥學術獎,求是杰出集體獎及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先后培養博士、博士后和學術繼承人、傳承博士后120余名。作為大會主席,相繼主持召開了三屆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1997年、2002年及2007年),國際學術界反響甚好。曾多次到歐美、日本、東南亞及東北亞各國講學和訪問,促進了國內外中西醫結合學術交流和持續發展,扶植和造就了一大批新生力量。
指導專家:倪立
標簽: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姿勢,母
標簽:中國家庭常備藥排行榜,家庭
標簽:中國家庭常備藥排行榜,家庭
標簽:中國家庭常備藥排行榜,家庭
標簽:中國家庭常備藥排行榜,家庭
標簽:中國家庭常備藥排行榜,家庭
指導專家:黃健
標簽:前列腺癌,黃健,中山二院,
指導專家:黃健
標簽:腎癌,黃健,中山二院,孫逸
指導專家:張健
標簽:靶向治療,腫瘤,微環境
指導專家:于丁
標簽:
指導專家:李愛民
標簽:腫瘤,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治